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的背景(原因):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了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康有为的两部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所有内容中唯一没有被废除的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
戊戌变法收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教训:
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维新运动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