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答案
3、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一回事吗?
心理问题是心理学范畴,属于咨询与治疗的对象;精神病是医学范畴,必须药物治疗。 “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患者会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而有心理问题的人不会出现幻觉,社会功能和自知力方面状况良好。部分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人会通过自我调节而自愈。
4、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
心理咨询是以交谈为主要形式,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在里面的专业对话.
5、你知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来历吗?
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原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向中国大中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谐音“我爱我”)确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
6、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至23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就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水平上,这在他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反映,并由此形成了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发展不成熟。
(2)情感情绪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
(3)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但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4)性意识觉醒但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能力却较为欠缺。
(5)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
(6)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8、大学生经常咨询什么样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有关个人发展的问题,这类咨询也叫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涉及:
(1)环境适应问题。(2)学习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6)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9、常见心理防御有哪些?
心理防御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
(1)否认,对现实的否认或对自己情绪的否认,掩耳盗铃就属于这一类的防御方式。
(2)固执,不论自己的主意是否正确都坚持,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