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大纲(河北)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是否具备导游人员应有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重点考察考生的景点讲解能力、导游服务流程规范的掌握情况、导游服务应变能力、对综合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相关知识在导游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能力等。
2、要求考生有良好的仪表、仪容并对礼节、礼仪正确运用。
3、要求考生用符合导游规范的程序进行景点讲解,确保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条理性以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够运用一定的讲解技巧,能够正确回答与景点相关的问题。
中文考生景点讲解范围:(1)石家庄西柏坡;(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3)张家口崇礼滑雪旅游度假区;(4)秦皇岛山海关;(5)唐山清东陵;(6)廊坊霸州胜芳古镇;(7)保定野三坡;(8)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9)衡水湖;(10)邢台扁鹊庙;(11)邯郸涉县娲皇宫景区。
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1)石家庄赵州桥;(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3)秦皇岛山海关。
4、要求考生掌握导游服务规范的流程和工作程序,并能够恰当地运用。
5、要求考生能够处理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和解决疑难问题。
6、要求考生了解河北省的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掌握河北省重要景点的相关知识。
7、要求外语类考生能够用相应报考语种熟练地完成景点讲解并回答有关景点相关问题、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能够熟练地在中文和相应报考语种之间进行口头互译。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
第一章 山西地理、历史、文化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
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
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
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
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 山西古代建筑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
一、祠庙与墓葬
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掌握山西境内主要祠庙建筑的地理位置及建筑特色,山西历史名人、名将、贵族陵墓的地理位置及陵墓特色。
二、楼阁古塔与壁画
熟悉山西境内不同历史时期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下一篇:2016全国导游考试报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