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安徽)
第一章 安徽概览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安徽省地理特征、历史沿革等基本省情的掌握程度。同时检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或常识的能力,考生应善于将本章内容同省内各旅游区(点)的学习结合起来,把握安徽省重要名胜古迹所相关的历史知识。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地理特征
掌握安徽省面积、三大自然地理区的划分、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熟悉安徽邻省的名称;了解安徽各市、县的名称及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掌握安徽五大地貌单元的名称、安徽气候的主要特点;熟悉安徽省境内较大河流的名称和主要湖泊的名称;了解安徽各地貌单元的面积、位置。
掌握安徽省境内三大水系的名称、新安江源头地的名称、较大河流的源头地位置、巢湖及升金湖等湖泊的基本情况;熟悉淠史杭灌溉工程、安丰塘的历史;了解安徽省内治淮工程、驷马山引江工程、长江干支流整治工程。
第二节 历史述要
掌握安徽省名的来历和建省时间;熟悉安徽从秦至今的区划演变;熟悉安徽省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时间、地点、领导人名字、简单经过、结果或意义,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基本情况;掌握安徽省主要历史遗址的名称和历史地位,熟悉每处遗址的基本情况;熟悉安徽省主要名、近、现名人的主要业绩、成就,了解这些名人的时代背景、轶闻趣事或不足。
第二章 安徽文化与民俗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安徽省主要地域文化、地方戏曲文化、传统节日和各地主要民俗风情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的掌握水平。考生应重点把握一些历史悠久、在省内外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点及构成。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地域文化
掌握徽州文化的七大组成部分;熟悉徽派民居的文化韵味;了解徽菜的历史沿革;掌握桐城派大师及其代表作;熟悉青铜文化及其它皖江文化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掌握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文化名人的轶闻趣事。
第二节 地方戏曲
掌握徽剧、傩戏、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凤阳花鼓、界首渔鼓的历史、演变过程、特色;熟悉著名黄梅戏演员的姓名及代表剧目的名称;了解上述戏剧的流行范围。
第三节 民俗风情
掌握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的习俗;熟悉七夕节、祭灶、元宵节的习俗;掌握安徽省各地汉族人民的婚庆风俗,安徽省各地重要的庙会与集会的历史渊源;熟悉黄山茶道和桐城筷俗,了解徽州生产习俗、徽州演戏习俗、淮北酒乡习俗和利辛丧仪;掌握安徽省方言的种类,了解每种方言的通行区域。
第四节 节庆旅游
掌握安徽省举办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节庆的名称、举办地、特色;熟悉各旅游节庆的主办单位、举办时间;了解举办节庆活动的目的。
第三章 安徽旅游资源与产品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资源特点的掌握程度,对安徽省丰富多彩的品牌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等级划分、景观特色等要素和主要特色旅游产品的掌握程度。本章内容较丰富,考生应重点把握等级高、特色强、影响大的一些品牌旅游资源。同时本章与科目五中的“景点讲解”内容密切相关,考生应注意其联系,并学会融会贯通。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旅游资源特点
熟悉旅游资源特点
第二节 品牌旅游资源
熟悉世界遗产的分类;掌握安徽省世界遗产的数量及类型;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安徽世界遗产的评价;了解“黄山”名称的演变,黄山旅游资源的特色;熟悉黄山奇松及其成因,黄山六个景区名称;掌握宏村称谓“牛形村”的原因以及“牛形村”的现实功能;了解西递概况和宏村承志堂特色;掌握大运河遗产安徽段的地理位置,熟悉大运河安徽段所贯穿的水域;了解徽州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特色。
掌握风景名胜区概念、等级划分;熟悉九华山名称渊源、旅游资源特色和国家重点保护寺庙的名称;熟悉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的景区划分和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花山谜窟—渐江、采石矶、巢湖、太极洞、花山谜窟的著名景点;掌握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名称和地理位置;了解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或最著名的景点。
下一篇:2016全国导游考试报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