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导游资格考试大纲-《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导游服务能力》大纲
四、考试要素
根据
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现场
导游考试的测试要素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仪表、礼仪:主要考察考生的仪表仪容和对礼节、礼仪的运用等。
2.语言表达: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等。
3.景点讲解:主要考察考生
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的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正确性。
4.
导游规范:主要考察考生对
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应变能力:主要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6.综合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所在省份重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旅游法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7.口译:主要考察考生在中文和
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外语类考生)和听力水平。
五、考试程序
1.考生应提前30分钟到达指定的考试地点(准考证中规定)。考生迟到或早退,视为弃考。
2.考生按次序进入备考室,按要求填写《口试评分表》,并等候指示。
3.考生等候考评员通知方可进入考室,将准考证、身份证、《口试评分表》交给考评组长查核,然后抽签确定要讲解的景点,不得更换抽签景点。
4.在考场人员的安排下于候考区等候考试。
5.考生开始模拟讲解,评委为考生考试时间计时,中文类考生至第10分钟必须结束讲解;不足4分钟或超过10分钟者,评委在评语中注明,每少或多1分钟扣2分。
外语类考生至第20分钟必须结束讲解;不足9分钟或超过15分钟者,评委在评语中注明,每少或多1分钟扣2分。考生景点讲解结束后要用所考试语种说明“讲解完毕”。
6.考生模拟讲解结束后,评委“
导游服务规范”、“特殊问题的处理”、“综合知识”对考生进行提问,所提问题各不超过1个,由考生回答。外文类考生,评委须用考生所报语种的语言进行提问,考生也须用所报语种的语言回答,同时,考生增加“中译外”和“外译中”各1。考生应按考评员的提问应试,回答结束后要用所考试语种说明“回答完毕”。
7.考生考试完毕,领回准考证、身份证,考生退出考场。
六、考试景点范围
1.全省公共景点:
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新四军军部旧址、亳州、西递宏村
2.各市景点:
合肥市:包公园
淮北市:临涣历史文化保护区
亳州市:老庄道教文化旅游区
宿州市: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蚌埠市:花鼓灯嘉年华主题乐园
阜阳市:八里河风景区
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
滁州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山
六安市: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马鞍山市:采石矶
芜湖市:方特旅游
宣城市:绩溪龙川
铜陵市:天井湖景区
池州市:牯牛降景区
安庆市:桐城文庙——六尺巷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广德县:太极洞风景区
宿松县:小孤山风景区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福建)
总体目标: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查考生对福建概貌、福建少数民族民俗、福建主要宗教、福建旅游景观、福建风物特产及福建饮食风味概况等福建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考生灵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第一章 福建概貌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福建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状况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自然环境
1.熟悉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征。
2.了解全省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大致分布情况。
二、政治建设
1.掌握福建省行政区划情况以及9个设区市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和习惯上的别称、通称等知识。
2.了解全省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三、经济建设
1.了解全省经济建设情况。
2.熟悉福建省交通设施情况和主要产业在全国的位置。
四、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
了解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福建历史知识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福建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1.熟悉福建历史的演变过程和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
2.了解其它相关历史知识。
第三章 福建民族民俗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福建民族概况、汉族节日、部分少数民族概况及其民俗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掌握福建特异民俗分布的地区和主要内容。
第四章 福建宗教知识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中国五大宗教基本知识以及在福建的传播情况的掌握程度。
上一篇:2016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6全国导游考试报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