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试程序
(一)考生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准考证中规定)。
(二)考生按照准考证号顺序抽取考场号和考试顺序号,进入候考室(区)候考,并于考前10分钟抽取“景点讲解”题。
(三)考生进入考场,将准考证、身份证交主考官;各考官在《评分表》上登记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四)开始考试。
(五)考试结束,考生取回准考证、身份证,退出考场。
六、考试注意事项
(一)考生抽签后,不得要求更换考室和景点题目,并不得离开候考室(区)。
(二)景点讲解中的问答提问不少于3题,“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问答各提1个问题;对于个别地区景点内容较少,景点讲解时间较短的情况,可以酌情增加提问数量。考官可以根据现场考试题库提问,也可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适当地提问其他问题。
(三)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全程进行现场导游考试。考生现场抽取“口译”试题卡,听考官对题卡内容阅读后进行口译。每位考生“中译外”和“外译中”的试题分别不少于1个。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广东)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一是检查考生对广东历史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检查考生对广东现代经济社会的概述、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旅游业发展的知识;三是检查考生对广东历史名人、近现代名人、西方人士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与著名旅游景点人物、典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四是检查考生对广东特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及代表景观的特色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是检查考生对广东饮食文化的熟悉程度,同时测试考生将所学内容结合运用的能力;六是检查考生掌握广东建筑与园林基础知识的水平,同时检查将该章知识与广东历史、宗教、民俗等相关知识结合运用的能力;七是检查考生对广东民族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民间艺术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广东历史概况
第一章 广东历史概览
第一节 史前及先秦时期
1.掌握史前早期广东人类活动遗址。
2.掌握中石器、新石器时期广东古人类的特点。
3.了解先秦时期广东的历史。
4.熟悉岭南古越族的发展历史、分类、生活习俗及汉越融合。
第二节 广东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1.掌握秦平南越及南越立国的历史。
2.熟悉唐、宋、明、清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
3.掌握唐、宋、明各朝代广东经济的发展概况。
4.熟悉隋唐、明清时期广东文化的发展。
5.掌握广州建城的历史和广东得名。
6.了解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7.了解西方殖民者在广东的历史。
8.了解南汉国和晚明政权的历史。
第三节 广东近代史略
1.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中的广东。
2.熟悉香港和澳门的殖民地化历史
3.了解广东文化觉醒的历史。
4.熟悉广东的洋务运动及民族工业的发展。
5. 掌握广东的维新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6.掌握孙中山和黄花岗起义。
7.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潮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四节 广东现代历史的发展
1.了解早期的广东农民运动。
2.掌握广东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
第二章 广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第一节 地理、民族、人口概况
1.掌握广东省的地理概况。
2.了解广东省的人口状况。
3.掌握广东省的民族情况。
第二节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概况
1.掌握广东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概况。
2. 了解广东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概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概况
1. 了解改革开放发展历程。
2.掌握广东改革开放时期农业和工业的主要成就和发展阶段。
3.了解广东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广东旅游业概述
1.掌握改革开放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2. 熟悉掌握改革开放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成就、格局及特点。
第三章 广东历史名人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历史人物
1.掌握历史人物简述。
2.熟悉历史名人的相关景点。
3.了解历史名人的著述。
第二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人物
1.掌握历史人物简述。
2.熟悉历史名人的相关景点。
3. 了解历史名人的著述。
第三节 近现代历史名人
1.掌握历史人物简述。
2.熟悉历史名人的相关景点。
3.了解历史名人的著述。
第四节 西方人士
1.掌握历史人物简述。
2.熟悉历史名人的相关景点。
3.了解历史名人的著述。
第二部分 广东旅游资源
第四章 广东特色旅游资源
第一节 山水生态旅游资源
1.了解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
2.熟悉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峡谷地貌的形成及其代表景观。
3.掌握广东四大名山的特色和旅游资源。
4.掌握广东的漂流旅游资源和瀑布旅游资源。
5.了解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下一篇:2016全国导游考试报名须知